微信扫一扫
三江侗族自治县坐落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这里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拥有着中国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侗族建筑群。
以前我们三江侗族自治县四周都是高山,交通很不方便。虽然我们有很多旅游资源,但是却很难把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酒香也怕巷子深”。最近几年,我们三江侗族自治县一直在秉承“生态立县、旅游富民”的发展理念,坚持将旅游业与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我们通过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和元素,从而推动我们地区的全面发展。我们利用我们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优势,通过“创特复核”工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尽全力打造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省(区)的民族风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同时也要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后花园。我们还要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这个全域旅游新时代,我们三江正在不断创新“旅游+”模式。我们通过挖掘和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了各种多样化的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包括民俗、非遗、休闲农业和研学等。我们整个县都在围绕一个龙头景区来推动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繁荣,让当地百姓都能分享到这份富裕。我们正在引导大家走上一条新路,就是通过旅游来带动经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
我们坚持将旅游和民俗相结合,为了创新,三江推出了程阳八寨的《侗恋程阳》主题篝火晚会。《侗恋程阳》主题篝火晚会利用侗族文化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活动,填补了风情三江缺乏体验类项目的空白。这个活动结合了侗族文化和旅游,为程阳八寨景区的晚间活动增添了新内容,为三江线路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演出不仅让我们村的人有了工作,还帮助了民宿和百家宴等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在程阳景区,有100多家农家旅馆。他们通过举办民俗表演和百家宴,帮助贫困户每个月能够赚取2000多元的收入。
我们坚持将旅游和非遗相结合,让三江的“侗族百家宴”成为柳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冠洞村是一个有485户家庭,大约有2136名侗族人居住的地方。村里的房屋主要是木质吊脚楼,居民们生活简朴,保留着浓厚的民族风情。这个村子被授予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国旅游示范点的荣誉称号。冠洞村在2013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为了充分展示村寨特色,他们巧妙地利用了非物质文化“侗族百家宴”文化平台。通过展示侗族饮食文化、侗族服饰、侗族纺织以及拦路迎宾、芦笙踩堂、侗族大歌、敬酒歌、祝酒歌、多耶舞等侗族歌舞文化习俗,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游客们感到愉悦,同时也为当地乡民增加了收入。
我们坚持发展旅游和休闲农业,布央村以茶为媒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让村民们旅游增收。布央村有3600多亩茶园。最近几年,村里开始以茶为主要产业,通过成立布央茶叶生态旅游合作社,让农民以茶叶入股的方式与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合作。他们在茶园里建了旅游步道、茶园民宿、观景平台、茶文化博物馆等设施,推出了茶园星空木屋观云海日出、采制茶体验、百家宴等旅游项目,努力打造茶旅融合的“金名片”。现在,布央村靠着那些美丽的茶园风景、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经过一番改变,已经从一个贫困的村庄变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还成为了村集体经济的示范点。2020年,我们村的门票分红达到了19万元,茶旅产业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800万元,每个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6263元。此外,景区公司不仅帮助当地群众找到工作,还通过吸收贫困村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每年将所得收入的10%作为分红给全县42个贫困村。这种做法带动了周边村庄脱贫致富,为当地找到了一条增加收入、致富的好途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致富的新机遇。
此外,我们三江侗族自治县还坚持将旅游和研学相结合,努力打造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目前,程阳八寨和月也侗寨已经成功成为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而盛龙民俗文化旅游区和侗天宫也成功成为柳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旅游对于三江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推动乡村振兴。我们通过“旅游+”的方式,大力发展龙头景区、传统村落、民族节庆、餐饮民宿、民族服饰等经营形式,让文旅产业成为侗乡百姓稳定脱贫致富的“金钥匙”。现在在侗乡的每个村庄,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了。有些人通过参与文旅产业发展,走上了致富之路;而有些人则通过稳定的种养产业,稳稳地端起了金饭碗。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将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和“中国侗族在三江”这两个全新的旅游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